眼鏡片是“人類最廣泛使用的一種光學療法”,用來矯正視力,已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對于佩戴者,理想的眼鏡必須具有輕巧、高透光、壽命長、安全等特點。高質量的鏡頭質量不僅取決于鏡頭的材質,它的表面鍍層也起著關鍵作用。
光學鍍膜鏡片表面的膜層由原來的加硬膜、減反膜、抗輻射、防塵、防污等功能發展到如今的抗藍光、低UV反射等復合功能,每一個樹脂鏡片廠商都致力于用獨特的鍍膜工藝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本課程將介紹鍍膜賦予鏡頭各種特殊功能,使鏡片不僅僅是“一種光學藥品”,更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時尚與健康的生活必需品。
就鏡頭的制作環節而言,鍍膜屬于后部加工,從下圖可以清楚地看出鏡片加工中的鍍膜環節。
究竟鍍膜上所賦予的鏡頭功能是什么?
以下著重介紹通過鍍膜實現的各種功能。
去反膜--提高透光率,使視野更加明亮。
減反膜是利用光學干涉原理,使光線穿過薄膜上下界面,當光程差正好等于波峰與波谷疊加后,上下界面的反射光互相抵消,最終達到減反射效果,提高透過率。減小反射膜能夠降低鏡片表面光反射損失,提高視野的清晰度。
以單層膜為例簡要介紹了減反膜的原理。
一般選用折射率低于1.52的透鏡材料,如MgF2,其折射率是1.38,通過理論計算,對可見光范圍而言,525nm左右的單點反射率從4.2%降至1.26%,光譜整體反射率下降到小于2%。如今,利用多層減膜技術,可使整個可見光的反射率降低到0.8%以下,透鏡整體透光率達到99%。
膜層材多采用氧化鈦、氧化鋯等高純度金屬氧化物材料,經蒸鍍法鍍在樹脂鏡片表面,透鏡表面鍍層的厚度以納米來衡量,舉例來說,透鏡表面的厚度約為發絲的1%,當透鏡被這種納米膜覆蓋后,它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光學效應,下圖對比了鏡面和非鍍膜兩種涂層的效果。
圖解:來自知乎。
降低了反光效果后,同樣可以根據膜層的設計改變,讓鏡片反射出各種顏色,市場上一般都是以反射率高的綠色為主,人眼對綠色最為敏感,綠色鍍膜工藝也很容易做到。然而現代的人們追求時尚,追求更加素雅的色彩。下圖為全球鏡頭供應商利用萊寶設備制造出的鏡片色彩,突出了鏡片鍍膜最本質上的“清純”要求。
不透水,不油--保持鏡頭干凈。
鏡片表面無鍍膜,極易產生污漬,污漬會影響配戴眼鏡的效果,降低光透過率,令人視野變得模糊。減光膜層上再鍍一層防油、防水的薄膜,可起到保護鏡片潔凈、不影響減反射膜光學性能的作用。防污薄膜材料以氟化物為主,可以覆蓋多孔減反射膜層,并能降低水和油與鏡片的接觸面積,使油及水滴不易粘附在鏡面上,如同荷葉表面一樣,水珠滑下。
抗藍——保護人類眼睛的健康。
在計算機顯示器、熒光燈、移動電話、數碼產品、顯示屏、LED等光線中,藍光中大量出現在藍光中,會使眼內的黃斑區毒素增多,嚴重威脅到我們的眼睛健康。
對長期使用電腦或電子顯示器的人群而言,抗藍光鏡片的功效目前肯定能阻止部分有害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使您在電腦屏幕前工作時眼睛更加舒服。無鍍膜的透鏡沒有阻擋藍光的作用,在經過400nm~480nm)的特殊薄膜處理后,直接將藍光反射出去,使藍光透過鏡片的光線除去有害的藍光部分,阻止它進入眼睛,從而保護人眼健康。